如何从生物学角度解释生物「冬眠」现象,生物冬眠会有哪些行为?

admin

文章最后更新时间:2023-10-01 13:52:45,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!

冬眠其实不仅仅是冬天睡觉那么简单。

可能还会是人类通往长寿的一把钥匙。

1、冬眠的定义

冬眠指的是活跃状态时体温相对恒定动物,在冬季伴随体温和代谢降低而出现的一种昏睡状态,是动物对季节性能量短缺的行为和生理适应。

冬眠过程被一次次的自发性的周期性觉醒所中断,形成一连串的冬眠阵

一个冬眠阵包含四个阶段:入眠,身冬眠,激醒和体温恢复正常。

其实,准确地说:

(1)冬眠不仅仅出现于冬季,很多动物夏天会进入夏眠。

(2)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都有冬眠的物种。如蛇、青蛙、鼠、龟、熊等。

2、冬眠的适应意义

冬眠的意义在于帮助动物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活动,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,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。因为冬天的时候,环境低温、食物缺乏、干旱缺水等因素都属于不利条件。

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

,冬眠时心脏5-10分钟才跳一次。

更夸张的是,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,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。

完全就是活生生的“忍者神龟”:)

对变温动物来说,外界温度降低,它们只能被动进入冬眠。

毕竟,它们无法自主保持体温,像水——生命之源,一旦温度降到冰点结冰的话,变温动物所有生理活动都不能够再维持。

高等动物中的鱼类、两栖类、爬行类,它们都需要进行冬眠。为了防止体内的水结冰,会在冬眠时产生“抗冻蛋白”等防止细胞内水分结冰的物质,对细胞进行保护。

对恒温动物而言,它们进行冬眠时,仍然可以保持基本体温,抗冻就相对简单,只要保持体内储存足够多的能量——脂肪。

3、生物冬眠的行为

冬眠中动物行为其实各有特点。

许多小型哺乳动物,像小仓鼠和松鼠,会呈现一种“蛰伏”的轻睡眠状态。

睡一段时间后会醒来吃点东西,然后接着倒头再睡。

这大概跟它们体型小、代谢快有关。

大型哺乳动物里的熊冬眠,就是在食物充沛的时候大吃特吃,长一身肥厚的脂肪,帮助自己度过漫长的冬眠。

有些熊直接就在冬眠期间,产仔、哺乳。

北极熊当妈就相当轻松,在冬眠期间无痛生产,喂奶也不需要操心费神,醒过来钻出雪洞就直接溜娃。(23333333)

爬行动物里面的部分蛇和蜥蜴,它们冬眠的时候不是选择大吃特吃,而是选择少吃,或者不吃,不过它们偶尔会喝点水再去冬眠。

蛙一类的两栖动物,有些会离开水塘,在泥土里挖一个洞穴当避难所,安全度过冬季。有一些却会在水塘里降低代谢冬眠,这就可能会因为水面结冰,导致它缺氧而死。

冬眠对人类而言,比较有启发的主要在于医学上。

一方面是器官移植,冬眠的低代谢再复苏过程可以帮助器官更好地保存。

另一方面就是冬眠延长了动物的寿命,这对于人类长寿的研究提供了一把钥匙。

参考资料:

【1】《模拟动物冬眠在生物医学的研究进展》,陈金玉,2013;

【2】《冬眠奥秘 穿越生死》,张劲硕,2016;

【3】《动物冬眠知多少》,2018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信达升级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会员中心

最近更新

热门浏览

标签列表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